《藉心经说真谛》8-10页普通话语音002

佛法视频 藉心经说真谛全文语音002 普通话佛经念诵(8-10页)五圣德前序

        我们必须真诚地先对大家讲心里话。

        我们几个根本没有资格在第三世多杰羌佛《藉心经说真谛》圣著上发言,正如巨圣德老人家说的一样:“当然排不上你们,哪怕你们在所有的佛书论著上造序作言,也是没有资格在第三世多杰羌佛的《藉心经说真谛》法著上评谈的,只不过你们要为第三世多杰羌佛说的法《藉心经说真谛》说说心里话。”我们只得照办。

        我们当中,禄东赞、开初仁波且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了,我们深知,每时每刻都来不得丝毫说谎掺假,不能错半点因果,今天说的话必须对佛教、对佛法、对众生负责,哪怕一句不实在的话都不敢写在序言中,否则我们短暂的余生所种下的就不是解脱之因,而是招来黑业罪报、轮回痛苦,那就真正是最愚笨的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 我们几位都出自藏密各派,深研过显密二宗,这些都是佛教中的佛法,分宗而立,本源一体。我们曾经在这些法门中修学,用了很大功夫,有些受用,但毕竟无能展显实际圣量。而真正让我们有今天这些成就的,是现量大圆满和金刚换体禅等不带宗派性的佛法,是佛陀亲持执掌的无分别无派性的纯正佛教佛法。第三世多杰羌佛没有任何宗派,就如释迦佛陀,只有佛教,各宗各派,大乘、小乘,一律平等应机相应众生弘扬。然而佛陀亲传的顶圣成就法,加持功德力之高是无法想像的,如同释迦佛陀正法时期,成就证道十分快捷,即是释迦佛陀亲传顶圣佛法之故。我们修学的摊尸拙火定、现量大圆满、金刚换体禅、未音禅等,这些法从灌顶受法到修持成就,两个小时之内可亲见圣境、证入圣量,乃至当下进入虹身世界。这是藏传佛教密宗没有的法,也是显宗找不到的,而唯一只有佛陀亲持的至高佛法境行灌顶传的,也就是《藉心经说真谛》的见,《解脱大手印》中的修行和要灌顶所传的法。

        至高佛陀师父第三世多杰羌佛是藉用《心经》的文句、法理,用平实的、口语清谈式的语言,把宇宙人生的真谛,把生死轮回的真相,把心佛众生、佛陀与我们的关系,把解脱的方法和盘托出。恭学《藉心经说真谛》,我们初看时觉得与古德们讲的在理谛上似乎相同,但当细鉴后发现精辟透彻,而且法理高妙无比,确实是前无古圣可及,妙义无穷、深不见底,每听闻一遍,都有飞跃性的进步,只能说:妙不可言、妙不可言啊!

        在过去的学经习论修持中,一直困惑于很多祖师圣德对佛法的最终观点相互矛盾不统一,各家都好像很有道理,我们在这些论理中淘来淘去几十年,也无法究竟弄懂谁说的最正确,因为道理毕竟是空的,看不见、摸不着,几斤几两只能口头说、心里猜,各有各的理。我们曾问佛陀师父对××大喇嘛的证量有何看法,他的见道怎样,佛陀师父说我不作评,但他应该是个学者。我们再请问佛陀师父,龙树提婆师徒、无着世亲兄弟、寂天菩萨和唯识论师们谁的佛法正宗高深?佛陀师父说:“佛学理论各有所长,自古宗风各异,见解分歧。龙树菩萨着有《中论》《大智度论》等弘传于世,以缘起性空为正见悟理,而无着和世亲兄弟则是法相唯识,见上是实有论的主张,就此大乘两大派系,各持不同见道。依于慈氏《五论》,主要继承瑜伽师地论点的以世亲菩萨为代表,法阐《唯识二十颂》和《唯识三十颂》。玄奘法师以《瑜伽师地论》等为宗,深究发展,著出《八识规矩论》《成唯识论》等论着。唯识之见于空性取义,一切法立各自所缘存在,于现量中非虚假而实有,于圆成实性观心处则非真实存在,心外无境,认身心实有。寂天菩萨以其《学集》和《经集》一百多部经典要义而有建树,独造《入菩萨行》千颂阐述中观见地,批数论派、胜论派和小乘、大乘唯识见道。而说《入菩萨行》时,自己腾空飞隐,也说明了大乘中观的知见。唯识见为身心实有,中观却相反,见为身心是幻有非实,不是实有的。中观应成派认为现象外表之相状是因缘聚合,无常幻显,实无自性,故随众缘离散而消失。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,确实理论见解有高低,实量成果非与同。从现量起见,更重要的是不能忽视了是否有真佛法。因为理论认知的争持,并非现见解脱的成果,没有实量成就建立的认知,最终获得的也是无实量的涅槃。这就如我们从理论上完全可以认识到银行有很多钱,但事实上不是我们自己拥有的,我们要获得银行的财富,只凭认识银行有很多钱是没有用的,而是要有合法获得利益的正当业务,这正当业务就犹如实量的佛法,才能滋生实际的效果。当然,我建议论师们的论学作为助缘也是必要的,你们应作参考。”我们再请问佛陀师父××喇嘛跟这些论师菩萨们相比较,谁的见道更深广。佛陀师父说:“这个喇嘛是一个好学的人,但是见地愚钝一些,知见偏颇一些,比你们之前还差那么一点,以学习论师们的论著为基础,这也是必要的,社会场合、历史的惯性,需求佛学滋养见地是应该的,也是必需的。有一句话‘深入论学、开肤智慧’,但要明白,论学是学问的界域。”… …

-以上摘自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《藉心经说真谛》p8-10页部分内容-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61173810, 13061175856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