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藉心经说真谛》48-51页普通话语音014

佛法视频 藉心经说真谛全文语音014 普通话佛经念诵(48-51页)

第一部分 藉经题而说法

… …

般若二字翻字不翻音,字是中华汉字,音是印度梵音。刚才已经说过了,为什么翻字不翻音,前面一开头就讲过。玄奘法师定有五种不翻之规,因为翻之亦不明本意,反增分别障。因为他怕翻出来以后大家同样不明白它的本意,同时有些受到局限,不能翻,翻出来也不懂的,因为你没有学过,你没有见过,别说是梵语,就是地方土语,从我们这儿过去石板滩很近的广东语,你还听不懂呢!所以翻出来也没有作用的,甚至于一翻出来以后就研究文字,整天闲扯,反而成分别障了。那么,这五种不翻,如:

一、秘密陀罗尼。就是说陀罗尼,那些咒语不能翻,翻出来也是乱讲的,因为那是诸佛菩萨的心印所造。

二、多含。就是说一个名辞含义很多,翻出来也不起作用,有概括性,如男人,男人是哪一个男人嘛?好多人都是男人,女人也同样,很多人都是女人。所以要具体弄清楚,否则它是概括性的,称为多含,它不翻。如婆伽梵之语含六义,它一句话就含六种含义。

三、此方所无,如阎浮提、阎浮树者。它翻出来也没有作用的,因为我们这个地方本身就没有这个东西,就没有那种树,你给它改个啥名字呢?人家它本身就叫阎浮提、阎浮树。

四、顺于古不翻。就是说顺于古例的道理,翻了以后反而把人家弄昏了,典故都整烂了,你把它改过,人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。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不翻,保持原来的样子,但是虽不翻,是作了讲解的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,就是无上正等正觉,真正证到平等、觉之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,就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把它说穿了,就是彻底圆满,证到尽虚空、遍法界、圆融无碍而无上之圆满佛陀大智,就叫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简而言之,无上正等正觉,正遍知,正遍一切法界角落,一切智慧,就是说最高的吧,高到顶点没有再说的了。由于摩腾以来,至今如是存之梵音。维摩腾跟竺法兰他们两个进来以后,最古的,都没有翻。维摩腾跟竺法兰来了以后,据现在县志所查,是住在我的家乡。刚刚来了以后,是到河南,后几年住在我的家乡,在雾中山建立的庙宇。当然他们的故事我就不想给大家讲了,如果一讲又扯远了,总的一句,来了不是一帆风顺的,跟五方五岳进行了一场斗争,然后将五方五岳降伏,把太上老子道德经化为灰烬,维摩腾和竺法兰大现神通,因为这两个人是四果罗汉,不是菩萨,最后才认可在中国修建庙宇,这是最早的。有的同学以前初初学佛的时候不懂,说佛书就是唐僧取的嘛。不是,唐玄奘法师主要是取《瑜伽师地论》。因此自维摩腾以来后人不翻,至今照常保留。

五、般若,由于无上庄重之义非由智慧二字能表达。故以上五者不翻。因为般若太伟大了、太庄重了,高到了顶点,所以也不能翻,翻出来反而成世俗语言,落入俗套,落入相对凡夫意识概论,所以不能翻它。般若两个字呢由于无上庄重,所以若作为世间普通的语言来翻,此实为大错特错了,为什么大错?作世间聪明翻就是大错。亦有作智慧之翻,此属不定义。有的说般若呢就叫智慧,这种定义是不准确的,是非常轻薄、邪正不分之举。连世间上什么叫聪明啊、狡猾啊、智慧啊都混为一谈。所以般若绝不能作为智慧来翻,在很多经书上也有作智慧翻的,这是错误的。因智慧有散慧和妙智之分。什么叫散慧?散慧是没有定力的世间聪明,是没有实际功夫的。妙智又称无上智、无比无等。妙智是从定中得来的,也就是说必须要有定力的功夫,然后才有妙智。普通人连佛法也不懂,什么定也没有,怎么谈得上有智慧呢?凡是要有智慧,必须要有定力,所以世间的聪明是不起任何作用的。真正的智慧叫无上智,无比无等,就是说没有再比过它,没有再和它相等的,这种智慧就定名为无上智,或者定名为净慧。智慧(般若)胜于一切世智,般若智胜过一切世间上的散慧世智。外道的禅定用功,最高亦可达到四禅境界。外道不简单,我跟你们讲啊,他们可以达到四禅境界,其用照常住于散慧之中。就连外道进入四禅境界,都是用的散慧,都没有智慧,因此同学们要自己鞭策自己,不要动不动就说某人的智慧高,我看有时候连一个外道都不如,人家都有四禅境界,何况是普通世间的聪明(散慧)、世智辩才,只能落于对世法局部之散面了解认识。那么为什么是世间法的聪明、散面认识了解呢?比如说做茶叶的人,我们这儿里头就有做茶叶的专家,他们在没有开发智慧的时候,就只晓得茶叶是烘青、炒青、晒青,就不晓得那个所谓烘青、炒青、晒青还是古人发明的,从无意之间发现的嘛,他就不敢拿什么电灯泡去弄、不敢拿鼓风机去鼓。总的一句,一切世间法都是无常有为法嘛,把它弄好无毒就是好东西。… …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61173810, 13061175856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