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視頻 藉心經說真諦全文語音037粵語佛經念誦(114-117頁)
第一部分 藉經題而說法
又還說六祖惠能之頓悟法門不是頓除妄念,悟無所得,便得大解脫了嗎?還有些人就說,六祖惠能祖師不是說的「頓除妄念,悟無所得」,然後就得了大解脫了?頓悟門,就是頓然把妄念除了。悟,悟一個什麼?悟一個無所得,就解脫了。這種認為是不正之見,不正確的,誤解了六祖的真意。六祖大師不是這麼一個意思,那麼我再給大家講一下,如果說六祖當時已全解脫,他已經把偈子做得那麼圓滿無缺,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染塵埃。」你說悟得多乾淨啊,就不需要三更求法於五祖了,那麼他就不會深更半夜地到五祖那兒去學法。他已經都證道、已經都成就了,為什麼要深更半夜、三更的時間到五祖那個地方去呢?五祖為什麼還要給他傳法呢?如果說只是幾句機鋒禪語的印證,是為了去印證的,那麼當場就可與五祖數語對答了事,也就用不著那麼神秘悄悄的半夜入門了。那個明眼人一說就曉得了嘛,何必要悄悄地跑去呢?有的說是去拿衣缽的,那個衣缽拿去做什麼?衣缽拿來沒有用的,世間凡俗之物,拿來幹啥?也用不著那麼神秘地半夜三更入門。可見其義理還在於定中之不同法度也,就是說,他去學的法,主要原因是要去學如何在定中求得不同法度的道理。那麼到底是一個什麼道理?六祖最清楚,他學的什麼層次,或者是相當於本淨觀,或者是清淨無相觀,或者是甚深光明三摩地觀,或者是三昧耶觀,或者是有相佛體觀,或者是雙運觀、紅白菩提觀,或者是光明大手印觀,或者大圓勝慧觀,或者恒河大手印觀,或者是瑜伽大手印觀、或者是心中心觀等等等,但絕對不是金剛換體禪、現量大圓滿,因為這些是即證成就的至高大法,禪宗和密宗都是沒有這些法的。那麼,這些都叫做名詞,總的一句,五祖傳他法是眞的,悟了以後傳他法,教他如何用定力,怎樣去用功夫。所以不能說悟了就了脫生死,就業障本來空了,這裡足以說明這個問題啊。······